山河智能副總經理朱建新平行論壇一第二場對話實錄
2022年08月29日21:05
2022年8月23~24日,“第十九屆中國工程機械發展高層論壇”在湖南長沙隆重舉行。24日上午,舉辦了以“創新驅動——數字智能、綠色低碳”為主題的第二場平行論壇,山河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朱建新參與此次平行論壇對話,以下為對話實錄:
山河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朱建新
邸鵬遠:朱總是這次會議的東道主,山河智能的產品線很廣,今天論壇討論的是工程機械板塊,請朱總介紹一下綠色低碳在貴企業當中的實踐和具有代表性工程項目。
朱建新:首先感謝組委會為山河智能安排這樣一個對話交流的機會。昨天大會何老師做了主題報告,山河智能創建于1999年,起步就是從高效節能這樣一個專利技術產品做起,23年以來公司圍繞著七綠減排開展工作,分別是綠色設計、綠色制造、綠色使用、綠色維護、綠色報廢、綠色應用、綠色管理、綠色用能),這7綠減排開展工作。
從產品的角度來說,我們所有的產品優先考慮的是高效減能,要降低能耗,所以我們無論是樁工機械、挖掘機械、鑿巖設備、高機設備等都對高效節能這一塊有自己的創新技術,并獲得省部級獎項。
山河智能分別先后獲批國家綠色工廠,綠色制造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和工業產品綠色設計示范企業。在綠色制造和減排方面,我們國家設立的相關資質,我們基本都有了,在這一塊做的是比較好的。
同時,在用能方面,山河智能也是獨具特色,這方面大家可能不太關注。比如我們的空調系統用的地熱能源,車間全部配有光伏發電,有十幾兆,包括我們的雨水收集以及今天下午計劃參觀的山河智能總部大樓,其建設就是一個整體的國內最大建筑面積的裝配式建筑,并因此獲得了“魯班獎”,所以這一塊(在工廠用能方面)我們每年減少碳排放約260噸。
另外,我們在產品智能化和信息化給客戶賦能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由此可以看出,山河智能開展了全方位節能減排工作。由于時間關系,我就簡單介紹這一些。
邸鵬遠:雙碳屬于國家戰略,關系到人類的生存環境和可持續發展。作為工程機械行業的主要企業,我們應該怎樣理解工程機械雙碳戰略的內涵,制定可實施、可測量的行動路線,以便我們布好局、開新篇,如期實現這一戰略目標。
朱建新:從國家戰略來說我們不能去懷疑,要努力去做。從工程機械行業產品的角度來說要做到五綠,就是綠色設計、綠色制造、綠色使用、綠色維護和綠色應用。從我們工程機械行業企業來說,我覺得還增加兩個,一個是綠色管理與綠色用能,前面我介紹我們山河智能在這個方面確實做了很多工作。所以從行業角度來說,我覺得除了上述講到的7綠,我們再延伸到客戶價值鏈管理的角度來說,還要加一個綠色施工,這樣共是8綠。
所以我們工程機械行業在規劃和落地行業雙碳戰略規劃和行動方案時,如果充分考慮上述8綠,這樣方案就會比較可行和可落地,對工程機械的綠色低碳轉型和高質量發展也是一個比較好的機會。尤其是工程機械現在有9百萬臺的保有量,占了整個移動機械排放的約三分之一,從設備保有量和占比角度上說,工程機械綠色低碳轉型和發展的貢獻率是也將是積極和巨大的。
邸鵬遠:前面兩個關于每個企業綠色低碳開展情況和對國家和工程機械雙碳戰略的理解和認識,每個企業都做了介紹和解讀,我聽后有三點感受。
朱建新:一是技術層次上我們初步具備條件了。
第二是經濟層面上,我們已經紛紛開始建設和啟用智能制造、數字化工廠,我們也逐漸具備了生產綠色產品的基礎設施了,可以發展綠色的產業了。
第三個,我們有市場與需求,還有國家政策引導。這三條件結合起來,就是工程機械行業和企業發展綠色低碳是完全可行的,這是我的理解和總結,謝謝。
下面我們由宏觀進入微觀,雙碳戰略談過了,我們講講戰術。
山河智能作為工程機械行業的骨干企業,請朱總以一兩個機種為例,從行業的角度講講綠色低碳產品應該怎么去規劃?
朱建新:山河智能在產品智能化與節能方面做了比較多的工作,一個是開發智能化的產品和設計,一個開展節能減排的設計。比如山河智能的電動挖掘機,全部應用了電動化、智能化和節能技術。關于挖掘機的節能技術,在行業里面經過三代的迭代,首先從第一代的電液混合動力,到第二代的液壓混合動力,以及到現在的液壓耦合混合動力技術。
因為第一代由于(超級電容)成本的原因沒能實現市場化,但是第二代的液壓混合動力挖機,經過從2006年到現在十幾年的發展,我們已經得到了市場的認可。這是從節能減排的工程機械的角度來說的,包括電動挖掘機在內的山河智能的電動化產品在青藏鐵路已經得到了客戶的認可。
裝樁工機械方面,山河智能是行業里面提供整套解決方案最多的龍頭企業,目前我們現在已經在樁工機械智能化、電動化這一塊有了起步。行業里面大家都知道宇通重工在樁工機械層面,已經有了幾款電動化產品投放市場。我們也開發了20噸米和40噸米級的電動樁工機械(旋挖鉆機),并很快進入到市場。
從節能減排、綠色制造這一個方面規劃的話,我覺得我們有幾個方面的工作需要去做。第一,我贊同昨天卡特彼勒陳董事長講的,要在現有燃油動力基礎上面做好節能減排,在這方面我們要去深挖潛力,包括混合動力技術和功力匹配技術。
另外一個很重要的發展方向是電動化。我認為樁工機械是要加大力度發展電動化,但是電動化產品從研發、生產、制造到使用面臨著整個產業鏈如何匹配發展的問題。
第一個是標準問題,我們行業的標準、產品的標準,比如說目前工程機械電動產品的驅動電壓,就有很多種,有24伏的、48伏的、80伏、360伏和600伏的,是不是要進行統一規范?
第二,是電動產品續航時間的評價和認定標準。
第三,是電動設備安全使用的評價和認定標準。這些方面目前行業都還都不具備,標準要先行,所以規劃和編制行業和產品標準對工程機械電動化發展來說是需要重點考慮和解決的問題。
工程機械產品電動化發展,目前在三電產品的配套和應用上,面臨著在達到工程化應用并滿足市場要求,需要解決好成本問題。其中電機還好說,電池和電控的續航時間、可靠性、安全性和成本都是需要考慮和解決的問題。
樁工機械產品具有小批量、多品種的特點,實現電動化從工法的角度來說要淘汰一些老的落后工法,重點是應對我們國家地質狀況的主要的裝備去開發。發展電動化一口吃個胖子不現實,需要一步步來實施。
市場動態
更多>>行業展會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