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征文】強國復興有我——創新山河,強國有我
2024年10月17日09:25
【編者按】
202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迎來75周年華誕。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積極響應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號召,以“強國復興有我”為主題,發起了面向全行業的征文活動。這不僅是一次展示自身創新發展成果的重要時刻,更是一次思想的盛宴和精神的洗禮。希望通過此次活動,激發全行業同仁的愛黨愛國情懷,弘揚愛崗敬業精神,為工程機械行業的繁榮發展貢獻力量。
我們將陸續在官微和網站推出精選文章,展示新中國成立75周年,特別是黨的二十大以來,工程機械行業所取得的輝煌成就,講述行業企業、同仁與國家共成長的故事。每一篇文章都是對“強國復興有我”精神的生動詮釋,是對創新奮斗的深刻理解。字里行間,讓我們一同感受這些故事背后的溫暖和力量,體驗時代律動,凝聚前行力量,在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壯闊征途上書寫新的篇章。
《創新山河,強國有我》
2024年,新中國迎來成立75周年。在這段波瀾壯闊、砥礪前行的壯麗征程中,山河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山河智能)懷抱“產業報國”之夢,以創新驅動的實踐,打造新時代中國智能制造的閃亮名片,為國家建設與發展貢獻力量。
2020年9月17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考察山河智能時指出,“創新是企業經營最重要的品質,也是今后我們爬坡過坎必須要做到的。關鍵核心技術必須牢牢掌握在我們自己手中,制造業也一定要抓在我們自己手里。”
△湖南長沙山河工業城
山河智能的發展歷程是一部充滿創新與突破的歷史。公司以中南大學何清華教授的發明專利——液壓靜力壓樁機起家,憑借這一革命性產品,山河智能在工程裝備領域站穩了腳跟。隨后,公司不斷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形成了具有鮮明山河特色、差異化顯著的產品群,在地下工程裝備、全系列挖掘機、高空機械、礦山成套裝備等領域,成功研發出400多個規格型號的產品,這些產品不僅滿足了國內市場的需求,也成功打入了國際市場,進一步推動中國制造走向全球。
尤為值得一提的是,作為發展新質生產力的踐行者,山河智能在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等前沿技術的應用上走在行業前列,打造了高端工程裝備智能制造示范工廠,智能施工系統、遠程監控與故障診斷平臺等,極大提升了工程施工的安全性和效率,為“智慧建造”“綠色建造”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持,展現了中國智能制造的強大實力。
△山河智能產品發往全球
緊跟國家“雙循環戰略”,在全球化的浪潮中,山河智能積極擁抱世界,開啟了國際化發展的新篇章。通過設立海外研發中心、生產基地和營銷網絡,山河智能的產品和服務已覆蓋全球近200個國家和地區,特別是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山河智能的裝備成為了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力量,助力當地經濟發展,加深了中外友誼與合作。
山河智能的國際化戰略不僅是產品和市場的拓展,更是技術、品牌、文化的全方位輸出。通過亮相國際展會、參與國際標準制定等方式,山河智能不斷提升國際影響力,向世界展示了中國企業的創新精神和開放姿態,為中國制造贏得了國際尊重與認可。
“修身、治業、懷天下”,這是山河智能的企業價值觀。在追求企業發展的同時,山河智能積極履行社會責任,促進穩崗就業,助力鄉村振興,投身慈善公益,奔跑在搶險救災一線,甘肅積石山地震、福建上杭山體滑坡和湖南資興特大暴雨等重大災害救援現場都有“山河綠”的身影。
△山河智能超級旋挖鉆機助力甬舟鐵路西堠門公鐵兩用大橋建設
山河智能的發展歷程,是與國家命運緊密相連、與時代脈搏同頻共振的生動寫照。在每一次國家重大工程項目中,從西電東送到南水北調,從深中通道到川藏鐵路……山河智能的硬核裝備總是沖鋒在前,以出色的性能和可靠的質量,助力我國基礎設施建設,妝點“大美中國”。
面向未來,山河智能將牢記總書記囑托,繼續以“做裝備制造領域世界價值的創造者”為使命和愿景,聚焦“智能化、綠色化、高端化”,不斷推進科技創新,加強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技術的運用,推動制造業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攀登制造業世界高地,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力量。
來源:山河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
初審:董萌
復審:張宏梅
終審:吳培國
編輯:楊艷麗
市場動態
更多>>行業展會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