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家晉:《智綠賦能 鏈動未來:中國工程機械產業升級的實踐路徑與時代答卷》
2025年05月16日00:27
2025年5月14日,以“開新篇、拓新局、創新績”為主題的“第二十二屆工程機械發展高層論壇”在太原成功召開。會上,太原重型機械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副董事長、總經理陶家晉以《智綠賦能鏈動未來:中國工程機械產業升級的實踐路徑與時代答卷》為題,作主旨演講。
以下為演講摘要。
大家下午好!很榮幸代表太重集團參加本次論壇,共同探討新時代工程機械行業的發展形勢、面臨的問題和對策。
太重集團始建于1950年,是新中國自行設計建造的第一座重型機械制造企業。2020年以來,太重集團聚焦“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國產化”產品定位,以工程機械為戰略支點,堅持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升級,加快向批量化、規模化轉型,形成了全系列、多品種的太重特色產品體系,開啟了高質量高速度發展新階段。
本次論壇上,通過聆聽蘇子孟會長的行業分析報告,以及行業同仁的真知灼見,我受到很大啟發,獲益匪淺。能夠感受到,在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以下簡稱協會)指導下,工程機械行業緊扣高質量發展首要任務,聚焦新型工業化關鍵任務,已經踏上新的征程。
從國際市場看,工程機械行業仍然持續增長。從國內市場看,裝備制造行業在“兩新”“兩重”政策持續深化的背景下得到快速發展,特別是工程機械領域,增長速度更加凸顯,現在和未來一段時間,工程機械領域進入溫和增長,從2024年到2025年一季度數據來看,已經進入一個新的周期。從太重自身看,從2020年堅持把發展工程機械作為企業轉型升級的主攻方向,陸續建成投產了年產5萬臺全系列智能工程液壓挖掘機生產線、年產3萬臺智能工程起重機生產線、年產7000臺寬體車生產線和年產10萬臺智能叉車生產線,成為我國北方區域重要的工程機械企業,為工程機械行業增添了新生力量。
下面,我結合太重的實踐,向大家分享五個方面的體會。
一、圍繞高端化方向,推動工程機械邁上新臺階
高端化是擺脫行業同質化低端競爭困局、開辟高端產業新藍海的戰略路徑。通過高端化產品和產線的建設,可以實現從價格比拼到技術與品質的比拼,從而在市場中贏得一定的主動權。
加快高端化產品開發。太重集團錨定行業先進水平,努力突破極限制造,全力打造高技術含量、高可靠性、大型化的產品譜系。在液壓挖掘機中,我們發揮做超大型工程機械的經驗,推出大型和超大型工程挖掘機;在登高消防車方面,探索為高空快速救援、滅火作業提供高端化裝備;同時也在大型新能源智能叉車方面進行了發力。
加快高端化產線建設。工程挖掘機產線采用多機型混合模擬套料,以及高熔敷率大電流焊接工藝;工程起重機產線采用無人支腿制造黑燈產線、焊縫余高及飛濺自動判定打磨技術。太重把生產過程中的先進技術進行集成和優化,帶動其他傳統版塊進行產業升級,打造了軌道交通領域全球唯一的“燈塔工廠”。
推進創新平臺建設。太重集團立足全球研發視野,打造了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一重點、一中心、多基地”產業科技創新平臺。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連續獲評優秀,2020年以來研發投入年均增幅30%以上;榮獲和取得了多項省部級科學技術獎、授權專利,制修訂國際國家行業標準;牽頭建設了智能采礦裝備技術全國重點實驗室,攻克了工程液壓泵自主化研制等多項核心技術;“露天礦用超大型鏟裝機器人研制及示范應用”成功申報2024年國家重點研發計劃。
二、聚焦智能化領航,開創工程機械轉型新格局
過去20年,以工業互聯網技術為核心引領了各行業前行;在未來的20年,AI、人工智能將會引領各行業進步。工程機械行業也同樣要擁抱AI,用AI技術助力行業發展。
加快智能化技術攻關。太重集團積極推進工業數字化轉型;發布5G遠程操作正鏟式礦用挖掘機,實現遠程控制,正在向無人操作邁進;創新推出智能遙控液壓挖掘機、智能能量管理策略的系列液壓挖掘機、直臂高空作業平臺標配物聯網系統,以及多款AGV叉車。
加快智能化園區建設。太重集團在園區建設中充分運用人工智能和先進的數智化技術。建設的挖掘機智慧工廠,打造了最快6分鐘馬達座黑燈產線;高端裝備智能產業園區在焊接、裝配等方面均實現智能化改造。液壓缸項目入選全國第一批卓越級智能工廠,同時,太重集團積極推進綠色園區建設,多個園區獲評國家級“綠色工廠”。
三、錨定綠色化轉型,開啟工程機械奮進新篇章
在“雙碳”目標的引領下,綠色化已經成為工程機械行業勢不可擋的發展趨勢。在加快綠色化產品開發隊列里,太重集團始終堅持綠色技術的創新,研制的氫燃料液壓挖掘機、碳基電容高空作業平臺、鋰電叉車、天然氣寬體車、混動礦卡、甲醇汽車起重機、甲醇混動挖掘機等一批新產品,綠色已經成為太重裝備的鮮明底色。
同時,太重集團持續在綠色化技術方面進行深入研究,公司聚焦動力體系變革,構建起三大技術支點:聯合研發工程機械專用高效甲醇發動機,突破高壓燃料精準噴射、低溫啟控等方面戰略技術;協同攻克氫燃料電池極寒環境零等待啟動技術,以及混動系統的動力耦合、能量動態分配、復合儲能智能管理等技術。
四、推行國產化替代,打造工程機械領域新優勢
加快國產化替代。在應用控制系統、多路閥、驅動系統、傳動系統等領域進行了探索,也得到了今天參會的各個廠商的配合,太重集團在國產化道路上闊步前行。
加快配套元件國產化應用。太重集團自主制造的三腔能量回收液壓缸在工程挖掘機上實現應用;國產平衡閥在小噸位工程起重機上應用;國產電氣元器件以及國產化的控制系統,都得到了穩步提升。國產化攻關不僅支持企業高質量發展,還為民族工業作出了貢獻。
五、推動協同化創新,培育工程機械領域新業態
太重集團是工程機械行業的“新兵”,但是太重秉持“創新驅動、價值共贏”的理念,與業界伙伴攜手,共同開創產業高質量發展。通過我個人的思考,提出一些建議,與大家共同探討,不足之處請給予批評指正。
一是以共性技術協同創新引領產業升級。全行業應當正視與全球高端工程機械企業的技術差距,建議由協會牽頭組建行業技術創新聯盟,共同確立研究課題,分組實施技術攻關,集中突破智能控制、新能源動力等方面共性技術,實現成果共享,為行業發展提供堅實的技術支撐。
二是以商業模式協同創新推動行業發展。建議協會制定行業自律公約,在充分調研、論證的基礎上,出臺行業最低成本或最低售價標準,約束行業企業的競爭行為,杜絕內卷式的價格戰和一些變異價格戰。希望積極探索網絡化、虛擬化等新型銷售模式,嘗試在工程機械領域建設類似“淘寶”“京東”的有償服務公共平臺,切實解決行業發展中遇到的共性難題。
三是以全球化產品創新開拓國際市場。建議協會積極維護國內企業出口市場秩序,引導行業有序發展,反對惡性價格競爭,防止“雙反”,協助企業應對國際貿易爭端。同時,建議協會統籌各企業在海外的資源,建立有償共用機制,推動企業服務網點共建共享,優化資源配置,避免重復投資建設。
四是推動行業配套產業資源共享共建。建議協會深化工程機械配套產業的合作與交流,在更大范圍內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太重集團擁有工程機械重要零部件的配套能力,希望能為行業企業提供優質服務。同時,誠邀業內優質配套件廠商,共同構建高效協同、共同發展的現代化供應鏈生態體系。
各位領導、各位同仁,創新的浪潮奔涌不息,行業的未來無限可期。我們滿懷憧憬與期待!讓我們在合作中碰撞思想火花,在交流中收獲成長喜悅,在攜手中創造共同價值,為中國工程機械行業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
來源:太重集團
整理:協會宣傳工作部
初審:董萌
復審:尹曉荔
終審:吳培國
編輯:趙利祥
市場動態
更多>>行業展會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