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峰:產品技術創新源于市場需求,企業只有掌握核心技術才有韌性
2025年05月28日16:04
2025年5月14—15日,以“開新篇、拓新局、創新績”為主題的第二十二屆工程機械發展高層論壇在山西太原召開。
15日上午,在以“需求牽引產業協同——工程機械行業市場發展”為主題的平行論壇(二)中,14家企業領導圍繞論壇主題,結合當前工程機械行業市場需求變化和產業協同發展的關鍵問題,深入分析了市場趨勢與行業面臨的機遇和挑戰。與會嘉賓一致認為,在當前復雜多變的市場環境下,必須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加強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的協同合作,優化資源配置,提升供應鏈效率。通過整合各方優勢,推動產品創新和服務升級,滿足客戶多樣化、個性化需求。同時,積極探索產業協同發展新模式,加強行業合作,共同應對市場競爭,為工程機械行業的穩定發展和市場拓展提供有力支撐,助力行業實現高質量、可持續發展。
平行論壇(二)第一場
對話嘉賓:
中鐵隧道局集團有限公司設備分公司總經理蒙先君
無錫市小天鵝建筑機械有限公司董事長李石生
杭州愛知工程車輛有限公司董事長俞沉
徐州巴特工程機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總經理黃廷磊
山東銘德機械有限公司總經理滑峰
合肥長源液壓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唐祥先
信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書傳
平行論壇(二)第一場對話現場
論壇開場主持人: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副秘書長尹曉荔
論壇對話主持人: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產業鏈供應鏈工作委員會秘書長陳寶強
以下為對話實錄:
陳寶強:今天的對話嘉賓很有特點,其中,3位是主機廠的領導,3位是協作廠的領導,還有1位大用戶。下面我們就圍繞論壇“需求牽引,產業協同”的主題來展開對話交流。首先請各位嘉賓簡要介紹各自企業情況。
山東銘德智能裝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滑峰
滑峰:山東銘德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是集研發、制造、服務、銷售高端特種設備及多功能拓展裝置的國際化公司,為全球知名機械設備公司及施工單位提供高品質系列產品和智慧施工解決方案。公司研發制造多功能拓展裝置、整機改裝、特種專用設備、智能機器人等產品80多個系列,近2000種規格型號,產品遠銷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廣泛應用于礦山開采、市政建設、海工開發、林業修復和物料移除等特殊場景。公司的愿景是讓施工更簡單。
陳寶強:請各位結合本公司的發展,談一談對“需求牽引、產業協同”的理解。
滑峰:山東銘德從成立之初就是以差異化和市場化作為發展目標,產品是根據市場的需求和客戶到現場的工作任務為目的,不斷進行技術創新,開發和改進新的產品,使我們的產品更能夠貼合現場的用戶,解決客戶的痛點,持續提高客戶價值。
我們在研發產品的時候,把工程機械主機看成一個移動的動力源,通過各種拓展裝置和改裝來完善主機的功能。為什么我們有這么多產品,比如夾木器有十幾種、液壓夾具也有幾十種,每個場景都有不同的應用。研發多種夾木器,是因為港口、車站、碼頭、林場等應用的料不同,裝卸方式、大小等各個方面都不同。液壓剪、鉗就有十幾種,都是根據用戶現場應用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研發的。
目前,山東銘德已經脫離了直接銷售的模式,以服務引導客戶來實現銷售。不斷根據用戶需求開發新產品,2024年和2025年陸續生產了包括風電扇葉切割機、淺灘挖掘機、電叉裝卸機以及純電、新能源等各種適合現場需求的設備。
在整個產業協同方面,因為我們自身規模的擴大,也帶動了產業鏈上下游整體的發展。通過技術共享、資源共享,協同發展,也給他們帶來了很好的價值。下一步,山東銘德要繼續秉承協同發展、共同進步這個理念,和上、下游企業一起合作。
陳寶強:請各位嘉賓結合本企業的發展,談談目前企業在生產、經營中,產業鏈供應鏈方面存在的痛點、難點,以及在推動產業鏈供應鏈的韌性和安全水平提升方面采取的措施和應對方法。
滑峰:在供應鏈方面,我們企業所遇到的困難和前面幾位領導講的都差不多。因為我們企業有2/3的產品是出口,所以一些核心部件、基礎材料、液壓件、電器件等用了很多國外的產品。進口的部件關稅不確定,價格、服務、交期等給我們帶來了很大問題,我們也想怎么用國內的部件,特別是液壓件方面。但國內的品種不齊全,海外售后服務基本沒有,造成了客戶在使用過程中維修、替代有很大的困難,不得已用國外的。
像昨天,我們合作很長時間的一個海外客戶臨時起價,但訂單已經過去了,就是面臨毫無理由漲價,而且漲到什么時間不確定,只能看看6月份能不能降下來。所以,不確定性給我們造成的影響很大。
這里很多都是挖掘機行業的老板,知道屬具常用的液壓電磁閥都是從芬蘭、瑞典進口,一個小小的電磁閥價格接近7萬,實際上這款產品實際成本不超過1000元。希望行業上下游企業一起努力,資源共享,加大技術創新,盡早實現進口產品的國產化替代,這是未來的發展趨勢,希望越快越好。
從產業鏈來說,第一是技術問題,一些大專院校、科研機構研發的新技術和企業不能直接對接,這樣就造成了產業化轉化有些慢。第二,配套企業、供應商企業因為技術問題、生產能力等不全面,也對我們整體的影響比較大。第三,需求鏈方面,我們的產品因為比較小眾,應用范圍相對小,在市場的宣傳推廣力度不足,影響力不夠。
所以,我們目前做的一些事情比較費力,需要親自跑,逐一解釋。像去交通學院,先給老師、教授說,因為他們在設計施工方案、在整個應用中不知道這個產品,我們教他們,甚至給他們的研究生和帶的學生進行授課,但是這個過程比較漫長,因為我們這一行沒有十幾二十年進不來,所以比較慢。
希望協會能夠多多舉辦類似今天這樣的論壇和相關研討會,我們也盡可能來參加,對接、溝通。實際上我們為中交、中建、中鐵好多施工企業都提供了一系列的成熟服務方案,包括港口、碼頭卸船領域,但是太小眾了,全國只有幾十臺,這就是一個問題。現在就像港口清倉招不到人,只能用機械化來做,只能靠新設備,所以如何來打通從產供銷三方面都有一定的障礙。
陳寶強:2024年,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新成立了“產業鏈供應鏈工作委員會”(以下簡稱協會雙鏈委),請談談對協會雙鏈委下一步的行業服務工作有哪些方面的工作建議和期望。
滑峰:結合自身情況,我們最急迫的就是技術。十幾年前,我們通過“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與歐美優秀企業進行合作,邊生產,邊消化、吸收、再創新,但依靠這個過程實現技術創新比較慢。
所以,建議協會在如何結合大專院校等科研機構,成立院士研究站、博士后實踐基地等方式上去推動行業技術創新。依靠自身能力達到目標要投入很大的成本,要把產供銷、產學研充分結合起來。對于產業鏈上下游企業來講,技術創新能力是一個制約行業韌性、安全的共性問題,只有掌握核心技術,國內企業才有韌性、安全。希望協會能夠推動這方面工作,多舉辦類似的活動。
來源:宣傳工作部根據現場對話實錄整理
初審:董萌
復審:尹曉荔
終審:吳培國
編輯:趙利祥
市場動態
更多>>行業展會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