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書傳:產業良性健康的發展需要整個上下游戰略協同
2025年05月28日16:24
2025年5月14—15日,以“開新篇、拓新局、創新績”為主題的第二十二屆工程機械發展高層論壇在山西太原召開。
15日上午,在以“需求牽引產業協同——工程機械行業市場發展”為主題的平行論壇(二)中,14家企業領導圍繞論壇主題,結合當前工程機械行業市場需求變化和產業協同發展的關鍵問題,深入分析了市場趨勢與行業面臨的機遇和挑戰。與會嘉賓一致認為,在當前復雜多變的市場環境下,必須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加強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的協同合作,優化資源配置,提升供應鏈效率。通過整合各方優勢,推動產品創新和服務升級,滿足客戶多樣化、個性化需求。同時,積極探索產業協同發展新模式,加強行業合作,共同應對市場競爭,為工程機械行業的穩定發展和市場拓展提供有力支撐,助力行業實現高質量、可持續發展。
平行論壇(二)第一場
對話嘉賓:
中鐵隧道局集團有限公司設備分公司總經理蒙先君
無錫市小天鵝建筑機械有限公司董事長李石生
杭州愛知工程車輛有限公司董事長俞沉
徐州巴特工程機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總經理黃廷磊
山東銘德機械有限公司總經理滑峰
合肥長源液壓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唐祥先
信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書傳
平行論壇(二)第一場對話現場
論壇開場主持人: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副秘書長尹曉荔
論壇對話主持人: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產業鏈供應鏈工作委員會秘書長陳寶強
以下為對話實錄:
陳寶強:今天的對話嘉賓很有特點,其中,3位是主機廠的領導,3位是協作廠的領導,還有1位大用戶。下面我們就圍繞論壇“需求牽引,產業協同”的主題來展開對話交流。首先請各位嘉賓簡要介紹各自企業情況。
信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書傳
王書傳:信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5年,是專業從事涂層材料研發、生產、銷售與涂裝服務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經過近30年的發展,信和能為核電工業、海工裝備、船舶以及其他重防腐領域(基礎建設、石油化工、電力設施)、工程機械、軌道交通、新能源等國家重點領域提供高性能的涂料與涂裝服務。
信和先后被認定為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第一批專精特新重點小巨人企業、服務型制造示范企業、單項冠軍企業等,三次獲得省級科學技術一等獎。信和也希望在未來能夠以用戶需求為出發點,加強產業協同,更好地服務到廣大用戶。
陳寶強:請各位結合本公司的發展,談一談對“需求牽引、產業協同”的理解。
王書傳:關于"需求牽引、產業協同"這個話題,我想結合信和的實際發展情況,從幾個方面來談談我們的理解和實踐。
首先從需求牽引的角度來看,環保需求是我們最重要的驅動力。大家都知道,涂料行業是VOCs排放的重點領域,我們很早就確立了環保化發展的戰略方向,目前,我們的粉末、水性涂料以及高固體份涂料完全符合環保標準。同時在工程機械出口持續增長的背景下,海外客戶對防腐性能的要求越來越高。目前,信和獨立研發的長效防腐底漆,單涂層劃叉耐鹽霧測試時間≥1000小時,達到并超越領先水平,現階段已廣泛應用在出口機、儲能集裝箱、港口機械等領域。
說到出口,有個很有意思的現象。我們發現海外客戶對設備外觀的保持度特別看重,因為他們的設備周轉周期比國內要長很多。針對這個需求,我們研發了具有自清潔功能的特種涂料。簡單來說,就是設備存放一段時間后,用水一沖就能恢復如新。這個創新雖然看似簡單,但對二手設備的保值起到了關鍵作用。
在“產業協同”方面,涂裝和涂料本身也是有協同的,不同的材料產品、不同的特點需要以不同的裝置與之契合,最后以最高的效率、最低的能耗、最好的綜合性價比產出。在這個過程當中,越來越多的主機廠客戶會把他們涂裝的工段給到涂料廠家來進行操作,減少了涂料和施工之間扯皮的問題,也能夠更好地交付產品和把控產品。這是主機廠跟我們的協同,在這一條件背景下,信和最早提出了涂料涂裝一體化的概念,為主機廠家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服務。
總體來說,產業良性健康的發展,需要整個上下游要有戰略眼光的協同,不是單純零和博弈。在面對市場低谷期如何共度難關,如何提升產品性能、降低產品成本、提高產品綜合性價比等問題時,通過有效協同才能有更好的解決辦法。
目前,協會在行業協同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并發揮了很大作用,如倡導大家要有規范、準則,不要無底線內卷等。
陳寶強:請各位嘉賓結合本企業的發展,談談目前企業在生產、經營中,產業鏈供應鏈方面存在的痛點、難點,以及在推動產業鏈供應鏈的韌性和安全水平提升方面采取的措施和應對方法。
王書傳:關于產業鏈供應鏈的問題,我們涂料行業確實面臨一些現實的挑戰。正如前面幾位領導提到的,國產化替代是一個核心課題。在信和的上游供應鏈中,也存在一定比例的進口產品。對于這些產品,我們正在積極開發可替代的國內供應商。
但這個問題不能簡單化處理。外資產品確實整體穩定性較好,但國內產品也有優質的選擇。目前的情況是,國內供應商水平良莠不齊,這就給我們帶來了選擇難題。我們既不能完全依賴外資品牌,也不能對國內供應商不加甄別地開放。
我們的做法是采取審慎平衡的策略:
1)積極培育國內優質供應商,但在技術能力、質量管控等方面設立明確門檻
2)建立長期合作機制,通過"日久見人心"的方式篩選可靠伙伴
3)反對單純以價格為導向的選擇標準,避免劣幣驅逐良幣
以我們自主研發的超耐候面漆為例,這款產品在常溫快速固化等技術指標上已經超越國外同行。但要保證這類創新產品的穩定供應,就需要與上游原材料供應商建立深度協同關系。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特別注重:
1)與供應商共同成長,不搞簡單的價格競爭2)建立科學的供應商評價體系3)通過長期合作來驗證供應商的可靠性
我們相信,隨著中國制造業整體水平的提升,通過這種審慎而開放的合作方式,一定能夠培育出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本土供應商。這不僅關乎單個企業的供應鏈安全,更是提升整個行業競爭力的關鍵。
陳寶強:2024年,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新成立了“產業鏈供應鏈工作委員會”(以下簡稱協會雙鏈委),請談談對協會雙鏈委下一步的行業服務工作有哪些方面的工作建議和期望。
王書傳:期望協會發揮行業平臺資源優勢,對產業鏈上下游廠家進行梳理、匯總、整合。通過正反面行為的宣傳報導,引導行業企業守住自律底線,突破創新上線。對正面行為進行宣傳、鼓勵;對不利于行業健康發展的行為進行監督、曝光。
來源:宣傳工作部根據現場對話實錄整理
初審:董萌
復審:尹曉荔
終審:吳培國
編輯:趙利祥
市場動態
更多>>行業展會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