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國工程機械行業大事記
2017年06月14日16:42
1月,在被稱為“國際工業設計的奧斯卡”的世界最具權威性的設計競賽之一的“紅點獎設計大獎”頒獎典禮上,徐工研究院工業設計中心憑借卓越的設計能力和公認的品牌實力從數千參賽設計作品中脫穎而出,其設計的“粉塵爆炸發動機”被授予2015年度紅點概念設計獎。
1月8日,徐工集團“面向大型工程施工的流動式成套吊裝設備關鍵技術與應用”項目在2015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被授予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這是徐工集團第四次獲此殊榮。該設備的成功研制與市場應用,改善了大型吊裝的施工工藝,推動了行業技術進步,使中國成套裝備吊裝技術達到世界領先水平。
1月14日,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以下簡稱協會)組織在京的4家行業代理商召開“北京非道路機械低排放區研究”項目討論會。就協會受北京市環境保護局委托開展的“北京非道路機械低排放區研究”項目中有關非道路機械排放情況摸底調查工作進行布置動員。該環保研究項目要求自1月啟動至10月結束。為確保項目的順利開展,協會組成了工作領導小組和工作組。協會會長祁俊任領導小組組長;副會長兼秘書長蘇子孟任副組長。會議決定,以在京的4家行業代理商工作人員為主,組成100人左右的工作組,主要負責項目前期建立臺賬所需要的設備普查登記工作。工作人員由協會集中進行業務培訓后,從3月起將分赴北京所屬的16個區縣,在每個區縣設立5個登記點對區域內在用的挖掘機、裝載機、挖掘裝載機、叉車、推土機、平地機、壓路機、攤鋪機、銑刨機等9類產品按型號、生產廠家、出廠日期、出廠編號、車架號、發動機型號等相關信息進行登記,并根據設備所達不同的排放等級粘貼不同顏色的等級標識。對所收集到的設備信息將每日通過網絡傳送協會和北京市環保局進行匯總。設備普查登記工作預計在8月底前完成。
1月15日,國家環保部發布《關于實施國家第三階段非道路移動機械用柴油機排氣污染物排放標準的公告》。公告規定:自2016年4月1日起,所有制造、進口和銷售的非道路移動機械不得裝用不符合《非道路標準》第三階段要求的柴油機。這意味著工程機械開始全面進入“國Ⅲ”階段。排放的升級不僅提升了用戶體驗、降低用戶綜合使用成本,促進產業鏈各環節的協同進步,還為全行業轉型升級發展帶來了新機遇。
同日,全球最大的工程機械設備租賃商——美國聯合租賃公司與中國租賃商和貿易商--天津市中盛百利工程機械有限公司戰略合作新聞發布會在天津舉行。中盛百利成為美國聯合租賃公司在中國唯一授權的工程機械設備進口商與合作商。雙方正式在貿易與經營管理兩方面展開合作,共同探討適合中國國情的租賃模式以及租賃公司的經營和管理經驗。
同日,中國工程機械11家主流制造商——徐工集團、中聯重科、三一集團、柳工集團、臨工集團、山推工程機械股份有限公司、廈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國機重工集團有限公司、雷沃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山河智能裝備集團、內蒙古北方重型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共同發布行動宣言,提出要徹底告別舊理念、舊模式,培育新業態,打造新發展模式和驅動級,以質量、效益為中心,推動中國工程機械產業轉型升級,向中高端邁進。
1月18日,三一重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宣布價值45億元的可轉換債券正式掛牌。此次公開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是三一重工繼續實施‘雙進轉型’戰略的重要舉措。
1月27日,中聯重科向美國第二大工程機械制造商特雷克斯提出以每股30美元現金、總額為33億美元的價格收購其全部流通股的提議。這是國家發布《關于推進國際產能和裝備制造合作的指導意見》以來,在相關重點行業中提出的首例大規模海外并購,是中聯重科實施國際化戰略的一項重大決定。
1月28日,國內首家工程機械租賃B2B服務平臺--北京包租工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與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舉行戰略合作簽約儀式,開啟互聯網+中國工程機械租賃行業的一次創舉。
2月3日,三一集團CRM系統全面上線推廣大會在長沙產業園召開。宣布CRM系統于2016年2月4日上午8:00在95家代理商正式切換上線。CRM項目是三一集團全產業鏈業務變革的第一個戰略性項目。通過CRM平臺的搭建,三一集團的營銷管理、服務管理、配件管理、信用管理、融資管理、債權債務管理等業務將會邁上新的臺階。與此同時,公司泵送、重機、重起3大事業部現有的DMS、CSM等系統正式停止使用。
2月17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布《機電產品再制造試點單位名單(第二批)》,山東臨工、安徽博一、蕪湖鼎恒、山河智能、北京南車時代、寧波廣天賽克斯、中鐵工程裝備、中鐵隧道、蚌埠行星、安徽泰源、中國鐵建重工、利星行機械(揚州)、南京鋼加、青島邁勁和廈門廈工等15家行業企業入選名單。
月內,國內最小型旋挖鉆機--泰信KR40成功下線。該產品擁有外置獨立動力頭和機鎖鉆桿,帶壓繩器主卷揚,并可選配副卷揚,性能更優越。
月內,由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主辦、今日工程機械雜志社承辦的年度“中國工程機械十大新聞”評審活動在京舉行。該活動自1996年起至今已成功舉辦21屆,成為業內人士梳理和總結過去一年產業和市場發展脈絡的重要渠道,一定程度上反應了我國工程機械行業上年度內所發生的變化。活動成為中國工程機械行業較為重要的年度事件之一。
3月1日,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發布第18號標準公告,確定:臂架式混凝土泵車能效測試方法(編號:GXB/TY0042-2016)、拖式混凝土泵能效測試方法(編號:GXB/TY0043-2016)、雙護盾巖石掘進機(編號:GXB/TY0044-2016)等三項社團標準發布實施。
3月19日,國產首臺全電腦三臂鑿巖臺車在鐵建重工下線。該設備比同類全進口的產品便宜近30%,滿足經濟、適用和先進可靠的使用要求,是適合中國國情的數字化鑿巖設備,達到國際領先水平,是隧道開掘“中國智造”的又一重大突破,對振興民族產業、推動機械化施工和發展高端地下工程裝備具有重要意義。
月內,作為國內載重量大的90噸級非公路寬體自卸車,在徐工成功下線,標志著徐工非公路產品型譜的進一步完善。
3月28日,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第五屆一次會員代表大會暨第十四屆中國工程機械發展高層論壇在瀘州隆重召開,相關領導、協會及行業同仁300余人參加了本次換屆大會。參會代表選舉產生了第五屆理事會及領導成員,祁俊同志獲選擔任協會五屆理事會會長;蘇子孟同志當選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28家、101家和311家行業單位的負責人分別當選第五屆理事會副會長、常務理事和理事。第五屆理事會將繼續強化服務意識,創新服務手段,規范服務程序,擴大服務領域,提高服務質量,打造服務品牌,努力為政府、行業、會員單位和社會各界提供優質服務。
3月28日,受工信部裝備工業司委托,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向全行業發布《工程機械行業“十三五”發展規劃》。規劃從實施“中國制造2025”戰略、堅持科技創新、努力強化基礎、推動智能制造、堅持持續發展為出發點,從行業發展總體指標、總量目標、智能化信息化發展目標、提升出口及海外營業收入所占比重等四個方面提出了行業“十三五”期間的具體發展目標。預測到2020年我國工程機械在國內外市場的銷售額將達到6500億元。行業出口及海外營業收入占比到“十三五”末將超過30%,出口力爭實現穩步增長,到2020年行業出口額達到240億~250億美元,占行業年總銷售額的20%以上。
3月31日,“2016工程機械產品發展(北京)論壇暨中國工程機械年度產品TOP50頒獎典禮”在北京舉行。該活動是在工程機械行業依舊面臨著較為困難、復雜的發展環境下舉辦的。行業企業在困境中砥礪前行,深度挖掘市場和用戶對產品和技術的最新需求,將產品功能向深度和廣度延伸,在此基礎上研發出了眾多滿足細分領域和特殊工況的新產品。從獲獎產品來看,企業更加注重產品在設計、研發、制造、試驗等每一環節的質量提升,匠心打磨,諸多關鍵核心技術取得突破性進展,可靠性、耐久性整體有了大幅度提升。
月內,在徐工成功下線國內載重量大的90噸級非公路寬體自卸車,標志著徐工非公路產品型譜的進一步完善,鞏固了徐工在國內非公路自卸車行業中的優勢地位,成為未來發展的一大助力。
月內,工信部正式下發了《工業和信息化部關于公布通過驗收的機電產品再制造試點單位名單(第一批)的通告》,柳工股份公司成為第一批通過驗收的機電產品再制造試點企業。試點期間,柳工再制造的五大類129個品種納入工信部第一批再制造產品名錄;承擔一項國家科技支撐項目研究,參與合作一項國家科技支撐項目和多項區市級再制造項目研究,有效地推進了工程機械再制造技術的發展。
4月1日,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發布第19號標準公告,確定:瀝青混合料廠拌熱再生設備(編號:GXB/TY0045-2016)社團標準發布實施。
4月13日,由中國中鐵科工集團制造的雙護盾硬巖掘進機(TBM)在武漢市江夏區順利下線。該機是為印度喜馬拉雅山皮帕克提水電工程中引水隧洞施工而量身定制的,將一次性完成12.5千米引水隧洞掘進任務。開挖直徑達9.86米,總重量約2500噸,總長度約150米,驅動總功率高達4200千瓦,是目前國產制造的最大直徑雙護盾TBM。
4月14日,國際協會委員會(IAC)組織國際工程機械行業最具影響力的六大協會機構在德國慕尼黑召開了工作組會議。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蘇子孟參會并介紹了中國最新實施的道路和非道路工程機械排放標準,中國工程機械市場情況和二手設備管理事宜,并就標準、認證、全球工程機械信心指數、淘汰老舊二手設備,逐步緩解和減少對環境的污染等同與會代表進行了充分交流。與會代表圍繞各自協會當前的主要工作內容、行業監管活動以及地區市場發展趨勢等預定議題進行輪流發言和發表意見。會議還就國際協會委員會(IAC)信心指數的設置和調整方案、聯合技術聯絡會議(JTLM)的更新以及歐洲建筑設備委員會(CECE)倡議的把會議議題以公開聲明的形式對外發布的可行性等問題進行了討論。
4月22日,以“創新驅動、綠色發展”為主題的中國工業車輛行業首屆電動、新能源、智能技術研討會在蘇州召開。本次會議針對電動新能源、智能工業車輛領域的企業需求、及未來最具挑戰性的發展方向進行深入研討。
4月29日,中聯重科收購意大利LADURNER(納都勒)公司交割儀式在意大利米蘭舉行。意味著中聯重科跨入全球環境高端產業鏈的序幕全面開啟。
5月5日,國產首臺“大埋深、可變徑”的大直徑全斷面硬巖隧道掘進機(敞開式TBM)在鐵建重工成功下線。該機型開挖直徑6.53米,具有“大埋深、可變徑”的特點,能在離地面2000米以下的深處作業,且可根據工程需要調整開挖直徑。該機將用于施工難度國內外罕見的新疆某重大輸水隧洞工程。大直徑TBM在施工中能推動隧道掘進裝備產業升級,代表了隧道施工發展方向,提升了我國裝備制造業水平和重大裝備核心競爭力。
5月19日,“雷薩重機杯”第二屆“我是高手”工程機械操作工技能挑戰賽在廣州開幕。本次大賽是雷薩重機響應李克強總理提出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號召,為工程機械操作手搭建的一個展示技能,獲得榮譽,提升自身價值的平臺,推動行業學技練藝、愛崗敬業良好風尚的形成。
5月22日,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2016年統計信息工作會議在湖北恩施市召開。會議提出2016年協會將繼續加強統計數據管理的規范化、制度化,提高統計工作水平;繼續開展工程機械產品識別碼申報備案工作,進一步完善行業基礎工作。
5月26日,中國機械工業百強企業信息發布會在東莞召開,發布2015年度中國機械工業百強名單。工程機械行業企業的徐工集團、三一集團、中聯重科等都出現在前十之中,除此之外,工程機械行業還有廣西玉柴、雷沃重工、山東華興、臨工、北方重工、杭叉、安徽叉車、鐵建重工、山東常林、山河智能等企業均榜上有名。
5月27日,2016年度中國挖掘機械行業高層座談會在上海召開。挖掘機行業前15家主機制造企業高層領導和5家關鍵零部件企業領導近40人出席會議。會議達成四方面共識:第一,判斷行業未來發展穩中趨緩,且謹慎樂觀;第二,面對低迷的市場,樹立信心,創新發展,做好長期規劃;第三,積極面對代理商問題,穩定和完善銷售渠道;第四,理性營銷,不打價格戰。
月內,中聯重科與美國第二大工程機械制造商特雷克斯的收購案宣告談判終止。中聯重科表示:雙方對收購特雷克斯的價格無法達成一致,是談判終止的唯一原因。當前,中國企業“走出去”正在變得更加理性成熟,改變了過去那種不問價格“土豪式”的并購方式。
5月31日,臨工集團濟南重機有限公司與山特維克簽署協議,共同組建合資企業。合資企業將于2016年下半年投入運營,計劃用五年時間,發展成為中國領先的礦巖設備優秀供應商,為中端市場提供礦巖設備和露天鉆機、井下鏟運機、井下礦車等地下采礦設備共四大系列產品。
同日,比亞迪純電動三支點叉車在2016年度國際叉車年度大獎(IFOY)中獲得年度大獎(3.5噸以上級、平衡重式),取得中國企業在國際大獎上的歷史性突破。國際叉車年度大獎的目標是鑒定和認可全球年度最佳的物料運搬設備以及內部物流解決方案,并評估突出的內部物流技術、戰略目標、以及刺激行業創新。該獎項由全球最具權威性的經濟、科學和技術媒體評審團評出,被業界稱為全球叉車行業風向標。
6月6日,中聯重科股份有限公司與全球最大的石化公司之一、全球合成潤滑油領域的行業領先者埃克森美孚的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在長沙共同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正式結為戰略合作伙伴。根據協議,埃克森美孚將為中聯重科提供美孚全面潤滑解決方案,為其工程機械的研發制造提供全球潤滑產品和技術服務。同時,雙方還將以終端用戶的需求為導向,就潤滑產品選型、技術交流、售后服務市場品牌合作以及聯合品牌推廣等方面進行全方位的緊密合作。
月內,由柳工亞太公司與經銷商合作共建的柳工亞太(泰國)培訓中心在泰國大城府正式成立。該培訓中心可以覆蓋泰國和亞太其他主要國家,有助于提升整個區域經銷商服務能力,是柳工亞太公司持續推進柳工當地化的又一成功案例。
月內,徐工ZL50GN高翻斗裝載機首次成功出口歐洲高端市場荷蘭。這意味著徐工裝載機品質再次上升了一個層次,象征著中國制造又一次得到歐美高端客戶的肯定。
6月15日,全球高空作業平臺頂級品牌——吉尼于在常州舉行了“慶祝吉尼品牌成立50周年暨特雷克斯常州二期工廠開業典禮”。特雷克斯全球董事長JohnGarrison表示:常州二期工廠的擴建開業證明了吉尼最初投資中國的成功舉措。更重要的是,讓我們伴隨市場一起成長,為中國以及全球客戶提供一流的高質量高穩定性的產品。
6月18日,“三一重起價值服務全球行”啟動儀式在長沙舉行。隨著服務車浩浩蕩蕩的整裝鳴笛出發,依托全球各個代理商,歷時100余天、投入近5000萬元,行程遍布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1000余名服務工程師600余臺服務車參與的客戶服務活動拉開序幕。
6月20-21日,行業規模最大、知名度最高的公益活動山東臨工2016年度“好司機”大型公益活動啟動。山東臨工宣布“好司機”活動在未來三年中將從用戶關懷和公益活動等方面全面升級。從2016年起啟動用戶成長全方位支持計劃,推出一系列培訓課程和優惠政策幫助用戶事業升級,同時把公益方向聚焦于環保領域,聯合WWF發動“好司機”群體參與環保行動,踐行綠色使命。結合好司機活動的成功舉辦經驗,本年度的好司機活動還將在泰國和俄羅斯舉辦。
6月28日,長沙工程機械二手設備交易展示中心正式運營暨利氏兄弟長沙首場國際拍賣會在長沙經開區舉行。交易展示中心項目是我國首個集工程機械研發、整機設備、零部件、二手設備、維修及倉儲物流于—體的全產業鏈交易服務平臺,該項目規劃控規面積2034畝,由國際品牌4S店交易中心、國際零部件交易中心、國際工程機械二手設備交易展示中心、維修及倉儲物流中心、工業科技博覽中心等功能組團組成。由全球最大的工程機械拍賣公司—利氏兄弟舉辦的首場拍賣會有超過1000位海內外客商蒞臨,上百臺機械設備全部無底價全球競拍,成交金額超過了3000萬人民幣。
月內,由《中國工程機械》雜志社組織評選的全球工程制造商50強排行榜揭曉。徐工集團、三一重工、中聯重科、柳工集團、龍工、山推、廈工機械、國機重工、山河智能、北方股份等10家中國企業進入50強榜單。其中徐工集團位列第8,成為唯一一家進入前10名的中國企業。
7月初,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在完成對223家行業企業報送的年報統計匯總后公布:2015年,工程機械行業在經過前幾年市場銷售下滑的基礎上,遇到了更加嚴峻的挑戰,在產品銷售、企業效益、資金周轉等方面遇到的困難超過往年。經協會統計匯總,在扣除不可比因素、重復報送數據和非工程機械產業營業收入之后,2015年全行業實現營業收入4570億元,比2014年下降11.7%。
7月4日,第13屆韓中日亞洲起重機安全論壇在韓國COEX首爾會議中心召開,本屆主題為“起重機安全作業的作業計劃書的制訂及應用”,來自韓國、中國和日本起重機安全領域的專家齊聚一堂,共同探討了起重機安全領域關注的話題。該論壇由韓國、中國、日本三國輪流主辦。
7月6-7日,2016年全國工程機械行業標準化工作會議在天津召開。本屆會議,旨在深刻學習理解國務院《深化標準化工作改革方案》和質檢總局、國標委《關于培育和發展團體標準的指導意見》,深入開展工程機械行業標準化工作,推動工程機械行業社會團體標準的宣貫落實和推廣應用。
7月12日,北京市在用非道路移動工程機械登記工作項目正式啟動。該項目為了全面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北京市大氣污染防治條例》,落實《北京市2013-2017年清潔空氣行動計劃》相關措施,改善北京市大氣環境質量,實現北京“天更藍,水更綠”的目標,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積極響應市政府號召,通過對北京市非道路移動工程機械在用情況進行登記、統計、建立臺賬、張貼標識工作促進工程機械行業自律建設,加快營造綠色文明的生態環境。
月內,國內首臺超窄機身懸臂式隧道掘進機XTR4/180在徐工基礎成功下線。該機是徐工基礎結合國際先進技術研制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產品,主要針對小型隧道施工量身定制,也可用于地下管廊施工。該機整機配置高,采用模塊化設計,機身寬度僅1.7米,為同級別國際之最。解決了傳統爆破法施工危險、圍巖擾動大、尺寸超差不受控和盾構機價格高等問題。首臺套設備已實現銷售,助力水電十局毗河引水項目。
7月15日,由徐工和阿里云聯手打造的,中國工程機械首朵“工業云”正式“騰空”上線。部署在阿里云之上的“徐工云平臺”采用了云計算、大數據等第三代前延信息技術,基于阿里云平臺的開發技術規范,具有“平臺化、可配置、多語言、高并發、高擴展性”的特點,可接納全球用戶的訪問及在線互動。真正實現了基于“云技術”的全球開放共享,讓世界成為徐工的實驗室。
7月16日,中聯重科首個海外全系列產品維修中心在緬甸仰光成立。該中心將提供包含工程起重機、混凝土機械、建筑起重機、基礎施工等設備產品銷售、備件供應和維修服務,涵蓋目前中聯重科在緬甸的所有主力機型,將為緬甸客戶提供更完善的服務,創造更優厚的價值。這是中聯重科在全球布局新型渠道網絡的重要一步,也是與合作伙伴共同健全營銷、服務網絡,取得長期發展的重要舉措。
7月17日,中國中鐵裝備集團為蒙華鐵路白城隧道量身定做的全球首臺馬蹄形盾構機正式下線。該盾構機刀盤高10.95米、寬11.9米,呈倒“U”形,遠觀形似馬蹄,因此得名。該機不僅斷面的“變形”,更實現了工法、技術的“變形”。首次運用于鐵路山嶺軟土隧道領域的馬蹄形盾構工法,能夠最大程度提高隧道空間利用率,較圓形截面減少10%~15%的開挖面積,是全球首創的隧道新型開挖模式,設備的成功研制將形成具有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超大斷面馬蹄形盾構設計和施工技術,實現異形盾構裝備的自主化和智能化,為我國高端設備進軍國際市場提供強有力的工程示范。
7月20日,國家發改委“一帶一路”青年干部調研組一行在國家信息中心團委書記黨委辦公室副處長王瑩、國家發展改革委產業司副處長邵稷的帶領下,到中國工程機械攪拌領域有較大行業影響力的企業南方路機開展實地調研考察。
7月26日,e家機械APP上線新聞發布會在北京隆重召開。針對工程機械行業存在的二手工程機械租賃信息不暢通、備件供應、維修不及時等行業服務難點,e家機械運用大數據技術,設計并開發了集設備出租、求租、維修、配件、保險、操作證等功能于一體的綜合型工程機械o2o平臺,以更開放的態度、更透明的價格、更優質的服務模式,團結行業內優質的配件經銷商和維修工程師,為出租方、承租方、提供一站式服務。
7月28日,第三屆中國高空作業平臺租賃峰會在上海落幕。本屆峰會以“學習?變革?安全?效益”為主題,研討如何促使中國高空作業平臺租賃業平穩健康、理性發展。需要行業鏈條每條環節的共同努力,拒絕價格戰、對惡性競爭說“不”,共同保護好高空作業平臺租賃市場。
同日,斗山工程機械(蘇州)有限公司遼寧直營店開業慶典隆重召開。這是斗山所屬品牌山貓在中國大陸的第一家直營店,它的開業標志著山貓在國內的發展邁上新的臺階。
7月28-29日,第二屆全國建筑起重機械安全管理與后市場發展論壇在江蘇無錫召開。本次大會以“創新、創優、保安全、增效益”為主題,對于行業如何把握新機遇,應對新常態,加強安全管理練好內功、創新驅動后市場激活存量增益等話題進行了深入探討。
月內,英國KHL集團主導發布了2016年全球工程機械制造商50強排行榜(YellowTable2016)。徐工集團排名第九,成為榜單上唯一一家躋身前十強的中國企業。本次榜單發布再次展現出徐工作為國際化企業強大的抵御風險的能力,也再次印證徐工“走出去”戰略的正確性和價值性。
月內,國內首臺超窄機身懸臂式隧道掘進機XTR4/180在徐工基礎成功下線。該機是徐工基礎結合國際先進技術研制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產品,主要針對小型隧道施工量身定制,也可用于地下管廊施工。該機的成功下線,完善了徐工在大、中、小各類斷面隧道市場的布局,進一步鞏固了徐工懸臂式隧道掘進機的行業領先地位。
8月1日,根據國家質檢總局、國家標準委印發的《關于培育和發展團體標準的指導意見》關于統一團體標準編號規則要求,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將協會制定的團體標準編號改為由:社團標準代號T、協會英文簡稱CCMA、協會標準序號、標準年代號組成。
同日,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發布第20號標準公告,確定:垂直振動壓路機(編號:T/CCMA0045-2016)社團標準發布實施。
8月2日,中國機械工業科學技術獎工程機械專業組在北京舉行年度評審活動。來自工程機械行業協會、企業和專業院校的14位行業專家參加了項目的初審工作。對20家行業企業獨立或與相關高校、企業聯合報送的43項新技術、新產品項目進行評審。經初審,共推薦獲獎項目20項,其中:壹等獎項目2個,貳等獎項目6個;叁等獎項目12個。其中,由中聯重科股份有限公司申報的“環保高效干式道路清掃裝備關鍵技術及產業化、徐工集團道路機械分公司“步履式液壓挖掘機關鍵技術研究及產業化”獲一等獎推薦。
8月3日,我國首臺DSUC型雙護盾隧道掘進機TBM提前20天完成了青島地鐵2號線高雄站高(雄站)海(安路站)區段右線的貫通。該區段創造了最高月進尺382米、最高日進尺22.5米等多項全國同類型隧道TBM施工最高紀錄。這是首次在國內軌道交通采用DSUC型雙護盾TBM施工,標志著該機型施工技術獲得成功。
同日,全球首臺采用永磁電機驅動的盾構機首次在武漢地鐵27號線成功始發。永磁電機驅動的盾構機具有“節能環保高效”、“簡化驅動結構”、“節省盾體內空間”、“電機控制簡單穩定”、“永磁同步電機起動力矩高”等特點,它的成功研發彰顯了鐵建重工集在盾構機節能技術研究上所處的行業領先地位。
8月13日,第七屆中國瀝青攪拌設備行業高峰會議在上海召開。此次峰會圍繞行業如何提升瀝青攪拌設備在除煙、除塵、除味、降噪等環保方面為客戶提供更加環保的設備以及為用戶提供環保設備的驗收標準進行深度探討。
月內,由北京環衛集團、京環裝備有限公司、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聯合主辦的“純電動環衛車交接儀式暨全球首發全系列純電動環衛車”活動在北京會議中心隆重舉行。北京環衛集團聯手比亞迪全球首發26款全系列純電動環衛車,首次實現了全系列環衛車型新能源化。本次發布的26款全系列純電動環衛車,集低噪音、零排放、高效率、強續航等優點于一身,實現動力電池與整車同壽命。除搭載核心的鐵電池技術外,全系列純電動環衛車還搭載多項全新的核心技術,代表了中國環衛裝備制造的最高水平,填補了全球新能源專用車的空白。
月內,三一港機首次交付一臺新型可傾斜正面吊至馬來西亞巴生西港物流有限公司。該產品適用于港口流動物料集裝箱的運輸,可替代人工實現直接卸載,其投入將有助于該港口運力的進一步提升。
8月25日,由中聯重科主辦的新型智能環保渣土車研討暨新品發布會在長沙隆重舉行。會上,中聯重科隆重推出了新一代“智能、環保”渣土車。該車解決了渣土車排放超標、超限超載、超速行駛、拋灑滴漏、隨意傾倒等備受社會關注和群眾詬病的問題,它的問世對進一步規范好渣土運輸行業、提升企業效益、治理城市環境有著重大意義。
8月28日,由鐵建重工主持完成的護盾式巖石隧道掘進機(TBM)關鍵技術研究及應用、永磁同步電機驅動技術在全斷面掘進機中的應用及研究、YQC6000-DG5350拱架式預切槽機共三項重大成果通過了湖南省科技成果評價,經評價,二項成果達國際領先水平,一項達國際先進水平。
8月29日,全球最大噸位自制底盤徐工XR550D旋挖鉆機成功下線。該型旋挖鉆機最大鉆孔直徑3.5m,最大鉆孔深度132m,動力頭最大輸出扭矩為480kNm。產品下線即實現銷售。
同日,中聯重科與白俄羅斯老牌制造企MAZ集團在白俄羅斯首都明斯克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正式成立中聯重科-MAZ合資公司。此次強強合作,是企業在國家“一帶一路”戰略引領下,積極啟動國際產能和裝備制造合作的最佳詮釋,是中聯重科作為首批中資企業正式入駐中白工業園后的又一重大階段性成果,是既定商業模式在白俄羅斯當地積極、穩健實施的重要體現。
月內,山東重工?濰柴動力林德液壓德國阿莎芬堡新工廠正式投產。新工廠投產后,林德液壓驅動件的產能從原來的15萬臺提升到25萬臺,同時林德液壓的研發和應用能力也得到較大的提升,山東重工濰柴動力業務結構調整和國際化進程也將實現全面提速。
月內,全球首款風電專用汽車起重機由三一重工研制成功。該機型具有獨特的立柱加起重臂雙伸縮臂結構,雙轉臺結構,雙拉板平衡裝置,輻射式可折疊支腿結構。其最大起重量達105t,起升高度達95m,可實現全面覆蓋2兆瓦風機機艙吊裝及部分覆蓋2.5兆瓦機艙吊裝。在作業過程中,具有高效、安全、低成本的特點。
9月1日,江蘇恒立液壓有限公司駐德國斯圖加特銷售辦事處正式掛牌成立。這是恒立并購哈威InLine公司后,恒立與Inline雙方共同成立的辦事處,旨在推進公司在德國乃至在全歐洲的業務發展,對于公司建立全球銷售網絡具有重要的意義。
9月5日,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組織召開“一帶一路”沿線重點國家標準需求研討交流會。國標委工業標準裝備處負責人到會介紹該課題背景,并對“中國裝備走出去工程機械領域標準需求研究”二期課題的開展進行布置動員。
9月9日,山河智能與中鐵工程裝備集團有限公司、中鐵五局集團有限公司三家企業強強聯合,成立中鐵山河裝備股份有限公司新聞發布會舉行。合資公司專注于地下工程裝備制造與施工,擬合作生產地下工程高端裝備,為解決地下工程施工中的關鍵技術及成套裝備問題,提供綜合解決方案,使裝備制造與施工市場融為一體,更加有利于產品線在深度和廣度上的延伸,形成強大的市場聯盟和品牌效應。
9月15日至17日,正值中秋佳節之際,閩南地區人民遭遇了強臺風“莫蘭蒂”的肆虐,這是1949年以來閩南地區最強的登陸臺風。臺風在廈門翔安登陸,一時間狂風肆虐,暴雨傾瀉,廈門成為重災區。消息一發出,廈工、晉工、中聯重科、林德叉車等眾多工程機械行業企業都紛紛調集設備、派出人員投入到救援與災后重建工作,彰顯出工程機械行業企業一如既往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崇高的奉獻精神。
9月19日,現代工程機械銷售及服務伙伴加盟簽約儀式在常州市隆重舉行,其中有新經銷商、銷售特約店、售后特約店等15家新的合作伙伴與現代重工簽約。現代重工將攜手新的伙伴,在新的渠道上,繼續深耕中國工程機械市場。
9月20日,第一屆全國巖石隧道掘進機工程技術研討會在長春開幕。本屆大會是首次舉辦的全國巖石隧道掘進機工程技術研討會,對我國目前的巖石隧道掘進機工程技術進行了全面總結和深入探討,對未來的行業發展前景進行了展望,通過本次大會,國內相關行業的專家學者進行了深層次的交流,為未來我國巖石隧道掘進機工程技術的持續創新和快速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9月21日,《超限運輸車輛行駛公路管理規定》正式施行,對工程機械企業帶來較大影響。該項新規重點是針對超限超載車輛的治理,控制指標涉及到車貨總高度和車貨總質量。新規改變了一輛拖車裝運兩臺50型裝載機和一車裝運一臺攤鋪機加一臺雙鋼輪壓路機的傳統運輸方式,加大了大中型挖掘機、壓路機、旋挖鉆機、銑刨機等大型設備的運輸成本,運費將成為調整不同區域產品結算價格的主要因素,為廠商樣機管理增加了新課題,產品本地化優勢會更加明顯,設備租賃費中的轉場費用占比大幅提高。
9月21-22日,柳工在亞洲質量網組織(簡稱ANQ)在俄羅斯符拉迪沃斯托克召開第十四屆ANQ大會上榮獲“亞洲質量卓越獎”成為中國工程機械行業首家榮獲該獎項的企業。該獎項是亞洲質量最高獎項。
9月28日,經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初審、第三方綜合評價及協會信用評價委員會審定,評出陜西同力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北方重工集團有限公司、山東臨工工程機械有限公司、山推工程機械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國機重工集團有限公司、中國龍工控股有限公司、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內蒙古北方重型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中鐵工程裝備集團有限公司、陜西建設機械股份有限公司、無錫市小天鵝建筑機械有限公司等11家行業企業為信用3A級企業。這是自2012年7月30日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取得合法信用評價資質后,在工程機械行業第四次開展企業信用等級評價工作。至此行業共有33家行業企業獲評信用企業。
9月29日,“國產首臺高鐵大直徑泥水平衡盾構機”、“國產首臺鐵路雙線大直徑泥水平衡盾構機”在鐵建重工成功下線。這兩臺大直徑盾構機的成功研制,標志著我國掘進裝備已經達到世界領先水平,也是我國高端地下裝備制造業創新發展的又一座“里程碑”。
同日,在習近平主席與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的見證下,中聯重科與白俄羅斯工業部在北京人民大會堂簽署長期合作規劃協議。簽約儀式上,中聯重科董事長詹純新與白俄羅斯工業部長沃夫克簽署了包括工程機械、農業機械、環衛機械在內的深度合作項目協議。該協議的簽署,標志著以中聯重科為代表的裝備制造業正積極開展國際產能合作,緊隨國家“一帶一路”戰略走出去。
月內,三一重工4S銷售服務中心在坦桑尼亞正式開業。在三一的國際化版圖中,非洲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在未來的規劃中,三一南非大區將秉承國際化的總體戰略定位,以可靠的產品質量、無與倫比的服務、有競爭力的價格和有效強力的促銷來提升市場占有率。
11月3日,全球領先的工程機械及礦山機械制造企業之一小松集團在上海東郊賓館舉行“合作奉獻共創未來——小松在華事業發展60周年慶典”儀式。
11月10日,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在京組織召開《工程機械液壓管路布局規范》團體標準啟動會暨研討會,針對廣西柳工起草的標準初稿進行溝通交流,為提升標準質量水平提出改進意見。
11月14日,垂直舉升裝載機由柳工研發成功。其創新點一是鉸接車架上的垂直舉升動臂,二是垂直舉升裝載機上的機械式自動放平反轉鏟斗連桿機構。這兩項新技術均開創了行業內的先河。
11月15日,工信部致函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感謝協會對工信部組織舉辦的“2016中國(鄭州)產業轉移系列對接活動”給予的大力支持和積極配合。
11月16日,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發布第21號標準公告,確定:盾構機操作工(編號:T/CCMA0047-2016)社團標準發布實施。
11月19-21日,2016年中國塔機應用與管理發展研討會在杭州召開。會議就建筑起重機械安全管理與工程應用進行重點交流。會議指出,當前建筑起重機械行業處于困難和機遇并存的時期,困難在于房屋建筑市場總體出現下滑態勢,機遇在于國家公路、鐵路、市政等基礎設施建設工程、大型工程增多,這些對建筑起重機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塔機的安全使用和管理要得到更多企業的重視。
11月21日,以“新常態、新格局、新作為”為主題的CMIIC2016中國工程機械產業互聯網大會暨品牌盛會在上海開幕。本屆會議落地務實,針對性強,成功企業現身說法,經典案例實效分享,真實解決企業在互聯網快速發展的大環境下經營過程中的困境。
11月22-25日,第八屆中國國際工程機械、建材機械、礦山機械、工程車輛及設備博覽會(baumaChina2016)在上海圓滿召開,共有來自41個國家和地區的2953家國內外企業亮相本次展會。盡管工程機械行業下行壓力未解除,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還沒有達到預期,一些問題和挑戰仍在。但baumaChina2016以“不忘初心,筑就傳奇”為口號,與行業人士共同堅守,展示了最新產品,同時展現了中國工程機械行業提振信心、凝聚力量的積極風貌,涌現了很多從中國市場出發的創新產品和技術。
11月24日,德國中國研發創新聯盟在柏林揭牌。德國中國研發創新聯盟由三一歐洲有限公司、國家電網全球能源互聯網歐洲研究院、中德軌道交通技術聯合研發中心、生迪有限公司等十家研發機構共同發起成立。創新聯盟的成立,將有效推動三一在跨國界、跨專業領域的國際研發與合作交流,進一步提升三一在歐洲的知名度和影響力,為其后續的國際化戰略推進創造良好的條件。
11月26日,我國首臺使用國產主軸承的再制造盾構在合肥下線,并通過中國質量認證中心驗收。這標志著,中國中鐵隧道集團在盾構再制造領域突破了主軸承自主研制瓶頸,宣告了盾構設備關鍵核心部件的國產化研制成功,結束了我國不能生產此類高端軸承的歷史。
12月7日,國家知識產權局公布第十八屆中國專利獎獲獎項目名單,工程機械行業有八項專利分獲“中國專利優秀獎”和“外觀設計優秀獎”。其中由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推薦參評的長沙中聯重科環衛機械有限公司“垃圾分選系統和方法”(專利號ZL201210512351.1)獲得中國專利優秀獎。
12月20日,在國家發改委的指導下,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在北京組織召開“中國工程機械行業國際產能合作企業聯盟”成立大會,宣告聯盟正式成立。該聯盟由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聯合16家工程機械企業共同發起,行業內相關單位自愿參加。聯盟堅持“服務、協調、誠信、自律、合作、共贏”的原則,搭建工程機械國際產能合作全方位服務平臺,建立各方協作機制,實現互利共贏,推進工程機械國際產能合作可持續發展。會議審議通過了《聯盟章程》,選舉產生了第一屆理事會,同期召開了聯盟第一屆理事會第一次會議。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會長祁俊當選為聯盟第一屆理事會理事長,11家企業當選為第一屆理事會副理事長,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蘇子孟當選為聯盟秘書長。會議還發布了《聯盟共同宣言》。表達了聯盟成員落實國家發展戰略、促進綠色發展和諧發展、維護良好市場秩序、打造中國工程機械國際品牌、堅持開放包容互利共贏等方面的共同愿望。
12月22日,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國標委”)在京組織召開“2016年制造業重點領域標準體系建設研究項目驗收”會議。由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牽頭組織課題組起草完成的《中國工程機械在“一帶一路”沿線重點國家的標準需求研究報告》和《中國工程機械在“一帶一路”沿線重點國家標準名錄》兩份驗收文件通過了國標委的驗收。
月內,我國首臺使用國產主軸承的再制造盾構機在合肥順利下線。這標志著,中鐵隧道集團與洛陽LYC軸承有限公司(下稱洛軸)聯合攻克盾構機主軸承自主研制瓶頸,實現盾構機主軸承國產化,結束我國類高端軸承長期依賴進口的局面。
12月26日,由三一集團主發起成立的湖南三湘銀行在長沙湘江新區正式開業,成為中部首家、全國第八家民營銀行。湖南三湘銀行將致力于發展成為一家專業服務于“中國制造2025”國家戰略、服務于產業鏈金融、科技引領實現普惠金融的創新型民營銀行。
12月27日,杭叉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成功登陸上海證券交易所主板。此次IPO計劃募集資金約10.36億元,主要用于“年產5萬臺電動工業車輛整機及車架”、“年產200臺集裝箱叉車”、“年產800臺智能工業車輛研發制造”等項目。
同日,在由《公益時報》社發起,中國扶貧基金會、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中華少年兒童慈善救助基金會、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等多家中國公益領域的領軍機構共同主辦的“2016中國公益年會”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召開。工程機械行業領軍企業--徐工集團憑借對公益事業的突出貢獻、勇擔大任的承責文化和2016年精準實施的14項全球公益項目,榮獲中國公益年會頒發的“2016年度中國公益企業”獎項。
月內,國內首臺Tier4final排放靜壓傳動推土機DH13KLGP在山推成功下線。該款產品的成功研發,不僅完善了全液壓的產品型譜,更對拓寬歐美推土機市場,提升山推品牌影響力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12月31日,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會長祁俊代表協會向全行業發表新年賀詞,向奮戰在全國工程機械戰線的各級領導和廣大職工致以誠摯的問候并表達衷心地感謝!向對行業和協會給予大力支持和幫助的國家有關部門和社會各界朋友們表示真誠的感謝!向大家致以新年的祝福!
市場動態
更多>>行業展會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