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同力重工總經理薛曉強在“十四五”的新機遇和新挑戰平行論壇(第一場)的對話實錄
2020年12月03日09:43
11月22日上午,在以中國工程機械行業高質量發展論壇--“十四五”的新機遇和新挑戰、中國工程機械行業市場發展論壇--新發展格局與工程機械市場為主題設置的兩場分論壇中,來自行業各專業領域的企業高層、品牌代理商30多位數代表參與了四個場次的專題對話,共同探討行業的高質量發展的經營之道,探討行業十四五發展路徑,助力工程機械行業的轉型升級與創新重塑。
以下為:
陜西同力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薛曉強
賈曉雯:首先請各位嘉賓作一個簡單的自我和企業介紹。
薛曉強:我來自陜西同力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同力是一家專做非公路寬體自卸車的企業,產品獨家自主研發,從2005年開始生產,現今在工程機械市場的產值100億,發展很迅速。
賈曉雯:在當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科技創新是一個關鍵變量,創新被列為國家未來五年工作的首位,在國家現代化全局中也占有核心地位,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今天臺上的各位嘉賓都是各自領域的佼佼者,也是科技創新方面有突出成績的企業代表,想請各位結合“創新”這個關鍵詞分享近年企業發展中的體會、感受。
薛曉強:同力生產的寬體自卸車,國外沒有這個產品。寬體自卸車是介于礦車和卡車間的過渡產品,是順應了中國礦山開采的進一步發展。2005年我們主要的市場是中小型露天煤礦,隨著國家政策,露天煤礦的資源集中大型化后,我們產品順應市場的需求而創新,寬體自卸車由40噸演變為70噸。雖說公司產值30個億,但員工只有500人,其中技術、研發人員超過20%。隨著礦山開采的進一步發展,產品創新的需求迫切。
在新能源和無人駕駛方面,公司一直保持開放的態度。一是新能源布局做產品,純電動礦車有很大的優勢,特別是重載下坡的工況,拉著重載物料的礦車從高處到下方卸貨,電動車把勢能轉化為電能儲存起來,空車回礦的時候是上坡,這時儲存的電能就作為車輛行駛的動力,可以做到15天不充電,基本就是靠自己內循環產生的電力來驅動車輛的運輸。這種工礦非常有利于電動化的推廣,公司今年電動車已做了100臺,增量非常快。二是在無人駕駛這方面,我們一邊自己研發,一邊和國內智能化無人駕駛的公司合作,開發無人駕駛礦車。目前在內蒙某礦山有12臺無人駕駛車,已經運行了50多天,完成十幾萬方的土方量。
賈曉雯:三一重機俞宏福董事長高層對話中,對未來十年發展預測時說,我國工程機械企業完全有可能在未來十年內突破自主創新技術,實現引導世界產業的格局變化,中國在國際工程機械市場地位會越來越強。我非常贊同和支持俞總的觀點,我也堅信中國的企業能做到。
2020年,新冠疫情對技術突破、市場環境、國際格局等方方面面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催化我國工程機械行業進入了一個劇烈的變革期。今年年會的主題也是“新形勢,新變化,新作為”,下面請每位嘉賓談一下,新的形勢變化下,企業面臨的機遇和挑戰都發生了哪些變化,這個過程中企業又尋求到哪些新機遇和面臨哪些新挑戰?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又學到了什么呢?
薛曉強:同力的寬體自卸車接近70%的市場是露天煤礦,30%的市場是其它礦山,包括鐵礦、有色金屬礦山、沙石料的礦山。隨著國家環保安全監管越來越嚴格,對能源類戰略資源進行整合,很多地方都在建設綠色礦山,這對同力既是機遇也是挑戰。隨著寬體自卸車市場份額的擴大,受到的關注也越來越多。現在主流工程機械廠家,柳工、徐工也在進入這個行業,但同力有信心,因為同力對產品的理解、營銷和服務模式等存在優勢,且市場只有競爭才更有活力,才能越做越大。
市場動態
更多>>行業展會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