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國復興有我——新中國機械工業75周年巡禮 工程機械篇
2024年09月30日08:50
編者按:
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圍繞中社部“強國復興有我”宣傳主題,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組織開展“中國裝備裝備中國走向世界——新中國機械工業75周年巡禮”系列宣傳活動。
系列宣傳之“獻禮篇”整體展示機械工業建國75年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在黨的領導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全行業為穩增長保全局和建設制造強國,勠力同心、攻堅克難取得的輝煌成就和重大成果。
以此向祖國75周年華誕表達我們最深切的敬意與誠摯的祝福,并激勵全行業在新的發展道路上,繼續書寫“強國復興有我”的輝煌篇章。
打造國之重器 推進高質量發展 工程機械行業發展呈現新局面
工程機械是國家重大工程建設的國之重器,蓬勃發展的中國經濟和快速增長的中國市場,為中國工程機械行業做大做強提供了寶貴的發展機遇。工程機械行業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實現了穩定健康發展。
“十四五”以來,透過相關數據可以看出,新業態新模式新應用不斷涌現,新質生產力對經濟拉動作用日漸提升,在2007年產量躍居世界第一、2009年產銷量位居世界第一的基礎上,2022年全行業營業收入8490億元,品牌影響力、國際化程度、科技和創新能力,規模和總量、品質和質量、價值鏈的綜合能力以及發展質量等諸多方面取得顯著進展,工程機械比重快速提高,重大項目創新成果涌現,產業科技創新持續健全,裝備數字化,智能化加速推進,企業加速壯大,產業國際競爭力不斷增強,為國民經濟建設作出了巨大貢獻。
一、技術創新引領工程機械行業高質量發展
針對工程機械市場需求呈現高端化、多樣化、個性化的特點,為進一步增強行業核心競爭力,搶占未來競爭制高點和構建競爭新優勢,全行業克服多重不利影響,技術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不斷取得新成績。
1.工程機械行業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堅持“四個面向”,加強政產學研用合作,加快數字化轉型和智能化升級,自主創新能力進一步提升,產業結構更加優化,產品品質質量持續提高,重大技術裝備再上臺階,可持續發展能力進一步增強。
2.全行業加大科研投入,加快構建高水平研發體系,積極實施產業基礎再造工程和重大技術裝備攻關工程,基礎共性技術研發不斷取得新成果,一些基礎原材料和關鍵零部件通過技術升級逐步實現自主可控和更廣泛的實際應用,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和團體標準按需求有序發布實施和推廣應用。產業基礎能力和產業鏈現代化水平穩步提高。
3.“十四五”以來,創新發展成果顯著,在一些關鍵領域和重大產品核心技術研發和應用推廣方面取得實效,成為行業持續增長的重要動力。多項科研成果獲得表彰,其中,2021年,“超大直徑盾構掘進新技術及應用”等4個項目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021-2023年度“機械工業科學技術獎”工程機械行業獲獎90項,其中特等獎1項,一等獎9項。2021-2023年度“中國專利獎”工程機械行業獲獎51項,其中專利金獎4項。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推薦或參評了多項“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單項冠軍企業、單項冠軍產品和中國工業大獎、國家或行業重點實驗室、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工程機械產業園區等,獲得榮譽的工程機械企業、產品、園區等,為行業高質量發展發揮了引領和示范作用。
創新發展引領工程機械行業各主要領域均取得突破性的成就,促進了行業技術進步和高質量發展。
二、產業基礎能力和產業鏈現代化水平提升,為行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工程機械行業企業聚焦短板問題,不斷加大投入,推進橫向聯合,服務能力和產品質量技術水平不斷提升,基礎軟實力和核心競爭力不斷增強。挖掘機、裝載機、起重機、盾構機、樁工機械等各類整機國產化率大幅度提升,一些關鍵零部件通過技術升級逐步實現自主可控和更廣泛的實際應用,產業基礎能力和產業鏈現代化水平顯著提高。
為夯實產業基礎,助推行業技術進步和轉型升級,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加強標準引領工作。配合“一帶一路”倡議,開展標準“走出去”工作,團體標準制度建設進一步規范化,團體標準制定、發布、宣貫取得顯著成績,在推動行業技術進步和工程應用方面發揮不可替代的基礎作用,行業標準化體系建設進一步完善,為行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三、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成績卓著
我國高端工程機械發展亮點紛呈。具有高配置、高效率、高可靠性和耐久性的工程機械產品得到更廣泛的認可。為滿足國內重點工程需要,對標國際高端市場需求,行業企業強化了可靠性、耐久性、適應性測試和工業性考核檢驗,主要產品性能參數得到新的全面提升。全行業高端工程機械產出能力繼續增強,逐步形成了中高端的競爭發展格局。
數字化技術在工程機械行業多層面滲透,智能制造示范和智能化工廠場景在先進制造技術的支持下進一步擴大應用面,許多企業入圍數字化車間、智能工廠和智能制造優秀場景名單,數字化轉型和智能化升級取得新進展。
全行業綠色發展取得新突破。一批企業列入國家級綠色工廠,行業企業研發制造的多種電動、氫能和混合動力等新能源工程機械不僅在國內工程施工領域受到好評,而且走向國際。隨著電動工程機械電池、電器及控制系統和技術的發展,不同需求場景不斷出現,投入工程施工的數量快速增長,相關技術及配套設施加快完善。目前,電動工程機械正在逐步形成工況適應性好、零尾氣排放、低噪聲、高可靠、易保養、高效率的競爭優勢。
四、重大技術裝備再上臺階
行業企業堅持創新發展,不斷滿足國家重大工程建設需求,重大技術裝備研制與應用取得新的成果。一批重大技術裝備投放市場受到好評,彰顯了行業企業服務重大需求的能力水平。大型挖掘機、大噸位起重機、大噸位礦用自卸車、大直徑盾構機、大型樁工機械、大型裝載機、大型工業車輛、高米數臂架式升降作業平臺等重大技術裝備呈結構性增長,一系列重大技術裝備用于施工作業,較好滿足了核電、風電、化工、橋梁、隧道、礦山等重大工程建設的需要,為經濟建設提供了工程機械裝備保障。
五、行業企業加快國際化進程,國際市場不斷取得新進展
工程機械行業企業抓住有利時機,憑借我國工程機械產品技術水平、可靠性、耐久性和服務優勢,全球化服務的能力和水平大幅度提高。我國工程機械企業的技術、產品和服務得到了海外用戶更廣泛的認可和贊譽,高技術工程機械產品出口增長明顯,越來越多的定制化工程機械遠銷世界各地,受到了海外用戶的歡迎,現已成為踐行“一帶一路”倡議、開展國際產能合作的重點行業,為行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有效支撐。
75年奮斗成就輝煌,新時代藍圖繪就夢想!
新征程上,全行業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大力推進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緊緊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產業變革帶來的行業發展新機遇,積極適應市場環境新變化,堅定信心,凝心聚力,真抓實干,積極作為,為新中國成立75周年獻禮!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作出新的貢獻。
來源:中國機械聯
初審:董萌
復審:張宏梅
終審:吳培國
編輯:李吉旺
市場動態
更多>>行業展會
更多>>